各学院(部)、全校师生 :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精神,落实学校2015年工作要点提出的“探索完善‘扶贫扶志相结合’的资助育人新模式”的任务,以及 “全面落实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要求,遵循“做更个性化、更有人情味的资助”理念,学校决定启动实施 “U-G-E-M结对助学计划”(以下简称“结对助学计划”)工作。具体如下。
一、“结对助学计划”介绍
以我校“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合作的“U-G-S”教师教育创新模式为参照,学校与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人力资源经理人联合会、新华网吉林分公司发起组建了“U-G-E-M助学联盟”,联盟成员主体是吉林省大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人(约5000人)。“结对助学计划”致力于整合大学、政府、企业、媒体四方优势资源,根据学生发展意愿,广泛发动校内外导师资源,为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对一”配备“助学导师”,着重于为学生提供贯穿大学四年的生涯发展指导,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二、助学对象
全校本科生均可参与该计划,同等条件下资助对象优先。
三、助学导师
(一)校内助学导师
本批次计划为50名学生配备校内助学导师,欢迎全校教师踊跃报名。
(二)校外助学导师
本批次计划为50名学生配备校外助学导师,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已与吉林省人力资源经理联合会、新华网共同遴选了300余名校外导师,具体如下:
1.面向经济学院、商学院、商务外语等非师范专业学生,学校选聘了以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经理为主体的就业创业导师,如新星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大勇、用友优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总经理徐晓猛等;
2.面向有从教意愿的师范专业学生,学校选聘了以本市优秀中小学校长、教师为主体的师范导师,如吉林大学附属实验高中校长李林、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书记刘丽荣等;
3.面向有从事媒体工作意愿的文学院、传媒科学学院等专业学生,学校选聘了媒体导师,如新华网吉林频道副总经理王钰、新文化报社管理中心主任董晶等;
4.面向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美术学院等专业学生,学校选聘了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软件产业负责人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导师,如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段俊晖、百脑汇(长春)实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刘烨文等;
5.面向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等艺体专业学生,学校选聘了以艺术、体育类产业负责人为主体的艺体导师,如吉林体育学院运动系书记李晓光、中筝集团光明艺术综合体行政总监王骏等;
6.面向有从事公务员、行政工作意愿的学生,学校选聘了以政府机关相关负责人为主体的行政导师,如吉林省公务员局录用考核处处长王朝辉、吉林省技能人才开发评价中心主任宋欣宇等。
四、日程安排
(一)学生报名
有导师需求的学生自愿填写《东北师范大学“结对助学计划”申请表(学生)》(见附件1),于4月15日前提交电子版至zzzx@nenu.edu.cn。
(二)导师选聘
有担任导师意愿的教师自愿填写《东北师范大学“结对助学计划”申请表(导师)》(见附件2),于4月15日前提交电子版至zzzx@nenu.edu.cn。
(三) 组织结对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沟通学生及导师意愿,对报名学生情况进行审核及面试,确定计划配备校内、校外“结对助学计划”的100名人选,“一对一”配备校内外“结对助学导师”。本批次未达成“结对助学”意愿的导师和学生将被编入“结对助学计划”资源库,作为以后批次“结对助学计划”的优先选择。
(四)启动实施
学校将于近期组织“U-G-E-M结对助学计划”启动仪式。
五、基本要求
(一)“结对助学计划”是公益性助学计划,导师着力为学生提供贯穿四年的生涯发展指导,定期通过见面、邮件、电话等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无需向学生提供物质或资金帮助。
(二)学生要积极与导师沟通,制定生涯发展规划,定期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导师汇报个人发展情况。
(三)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定期了解“结对助学计划”的运行情况,组织学生与导师进行交流汇报。
(四)“结对助学计划”需持续至学生本科学习结束,期间学生或导师如有终止或调整意愿,需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并说明相关原因。
联 系 人:申雪寒
联系电话:85098302 85098303
附件:1.东北师范大学“结对助学计划”申请表(学生)
2.东北师范大学“结对助学计划”申请表(导师)
学生处
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5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