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学生工作部
学校主页
 网站首页 | 部门介绍 | 队伍建设 | 思政教育 | 日常管理 | 学生资助 | 心灵港湾 | 党建园地 
思政教育
 入学导航 
 典型培育 
 学风建设 
 实践育人 
 文化育人 
 网络育人 
 毕业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思政教育>>典型培育>>理想与成才>>正文
逆风执炬,功不唐捐
2023-12-29 17:45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苏万顺个人事迹材料


苏万顺,男,汉族,20016月生,河南商丘人,中共党员,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美合作)专业2020级本科生。从初入大学时的青涩懵懂到如今的成熟稳健,从在低谷中消沉到在努力中收获东师见证了他的成长与变化,三年的成长中,他不断磨砺自我、追求卓越,逐渐成长为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大学生。

学业发展:涅槃重生,勇攀高峰

初入大学,他朝气蓬勃,为自己定下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誓要有一番作为。在大一结束时,他取得16门课程优秀、专业排名第二的成绩,但由于《大学英语读写2》课程挂科,失去了大一学年评奖评优的机会,专业课程的优秀和通识课程的不及格这种落差感给他带来了沉痛的打击,一度产生了想要放弃其他课程学习的想法,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就该堕落下去,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努力的决心,势必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逆袭之路。

从此之后,他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提升专业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他实现了所修64门课程50门优秀以上8门课程满分17专业必修课均为优秀,获得了包括宝钢优秀学生奖、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小米奖学金在内的14项奖励和荣誉。努力的人是幸运的,他以专业排名第1、综合排名第1的优异成绩成功拿到推免资格,并取得了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多所学校在内的offer,最终选择了第五轮学科评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评级为A+的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加入张艳宁教授团队攻读硕士学位。

科研竞赛:创新引领,理实交融

将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是他始终坚持的努力方向。基于扎实的专业基础,他萌生了参与科研工作的强烈愿望,加入学院翼展机器人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面对数据集不充分、深度学习模型与机器人版本不匹配等诸多科研难题,他带领团队成员构建数据集、改进模型,于202111月以负责人身份获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本科生项目重点培育项目立项资格(优秀结项),202211月以第二负责人身份斩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本科生项目立项资格2项。同时,他于20226月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申请名称为语音机器人的外观设计专利1项,20236月以第一负责人身份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除此之外,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他化挑战为机遇,从微观模拟的视角研究动态清零政策的经济影响,探究基于个体时空行为的公共卫生事件微观经济传导模型,目前该研究工作的论文已投至《BMC Public Health》(SCIJCR Q2IF=4.7,第2作者)。

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他积极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海信杯吉林省第三届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吉林省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等一系列比赛,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项。这些奖项的背后是凌晨仍未走出实验室、电脑屏幕上的错误信息机器人执行效果不如人意的无奈,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始终坚持着,进行数以千次的编码、修改、调优,直到一个又一个问题被解决、直到赢得比赛的冠军。这些宝贵的经历让他感受到了代码的魅力,将学术知识与社会发展相融合,在不断钻研的过程中培养了严谨的治学态度,真真正正热爱上了自己所学的专业。

力行信仰:信念坚定,团结有为

作为一名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成长的新时代青年,他始终矢志不渝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并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逐渐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

正是因为党的培养,他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记在心里、践行在实践中。作为光华A626寝室的一员,面对寝室大一结束时2人学业预警、5人挂科的悲惨局面和大家想要躺平摆烂混日子的心态,他号召大家不给自己贴标签,带领大家一起早起、一起坐前排、一起去图书馆、一起熬夜学习、一起备考复习,在他的带动和寝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寝室先后获评校级十佳宿舍团队校级先进宿舍团队,实现了两年获得奖学金54000元、3人保研、1人签约国企的优异成绩;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美合作)专业2020级的班长,面对班级同学普遍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主动性积极性不强等众多问题,他先后提出并开展学情分析、学习小组、学业预警专项帮扶小组等多个特色学风活动,极大改善了同学们的学习劲头、精神风貌,班级也因此实现了大二上学期专业课补考均通过、大二下学期专业课无挂科的情况,实现了8学业预警归零并至今无新增;作为学院学生会主席,面对政治引领不足、深入同学不够、开展的活动不够吸引同学等众多问题,他团结带领学生会成员,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广泛调研同学们的实际需要,围绕服务学习这个核心,开展朋辈课堂、学风建设讨论、年级长班长联席会、经验交流分享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帮助同学们成长和发展,借助微信公众号开创安全在线、干货分享等多个专栏服务同学们学习和生活,在教室内制作课程表和标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极大改善了学院学生会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真真正正将学院学生会打造为全体同学找得到、信得过、靠得住的精神家园。

未来规划:求实创造,编译辉煌

回首过去的三年,他有过彷徨、有过低谷,但他从未害怕,也从未妥协,而是以坚定的决心和勇气逆风执炬,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成长蜕变,也带动了周围一批同学的发展,帮助大家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时间来到现在,面对没有专业课程的大四学年及未来,他并没有停下脚步歇一歇、缓一缓的想法,而是为他自己制定了全面而充实的学习和科研计划,希望能够早日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和

期刊上发表具有重要贡献的文章,将所学所得回馈社会,为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是一个成长蜕变的故事、一个携手同行带动一批同学的故事、一个面向未来的故事,讲述这个故事的目的不是揭开他那早已愈合的伤疤,而是希望能够给那些正在经历低谷亦或是想要躺平的同学带来一些启示:起点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不畏惧、不放弃、不给自己贴标签,敢想敢干,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终将到达理想的彼岸。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 邮编:1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