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学生工作部
学校主页
 网站首页 | 部门介绍 | 队伍建设 | 思政教育 | 日常管理 | 学生资助 | 心灵港湾 | 党建园地 
思政教育
 入学导航 
 典型培育 
 学风建设 
 实践育人 
 文化育人 
 网络育人 
 毕业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思政教育>>典型培育>>理想与成才>>正文
与时代同心同向,让精神绽放光芒
2024-12-27 18:30  

——政法学院黄梓航个人事迹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作为一名东师学子、作为一名国政学子,他期待能够和全体同学们一道,砥砺前行,向世界分享中国故事,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志存高远,夯实学业,立志做讲好中国故事的国政人才

“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为了心中那份向世界展现可爱中国的愿景,他矢志不移,在国际政治学习的道路上孜孜不倦。

国政专业兴趣的萌发。2016年,他在初中时的海外研学中结识了来自全球各国的青年同学,与他们产生了思维的碰撞与激烈的辩论。然而面对国外学生对中国的质疑与误解,他却因为缺乏专业知识,难以与他们争论。于是自那时起,学习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理想在他心中萌发。

国际传播理想的确立。五年后,他坚定的选择了国际政治专业。然而初入校园的他,由于专业认知不足,对未来发展一度陷入迷茫。在新华社时政部记者李双溪、澎湃新闻国际部记者王露等学长学姐优秀事迹的感染下,他认识到国际政治专业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意义,这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青年一代的光荣使命与责任担当。他也因此把成为国传记者当作了自己的职业理想。

提升个人素质的拼搏。三年来,他以此为目标,广泛阅读,重视积累,孜孜不倦,累计完成读书笔记80余万字,获得国家奖学金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二等奖吉林省优秀学生干部、吉林省第七届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荣誉奖项5项,省级荣誉奖项4项,现已免试推免至中国政法大学与此同时,他将学习国际政治的专业兴趣与学术活动结合起来,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4参加了“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项目,编译内参文件40余篇在政府部门实习期间,他撰写的《丰台区企业情况报告》得到北京市丰台区区委书记王少峰的批示

力学笃行,洞察世界,在社会实践中聆听时代声音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大二时的外交实践课程,让他深刻体会到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世界风起云涌、波诡云谲,任何严密的理论都不足以解释国际社会的变化。中国青年想要向各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又岂能拘泥于书本?于是他决定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历练成长,聆听时代的呼唤。

采访政府官员,感悟制度优势。20227月,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作为北京青年报实习记者采访了时任香港驻京办主任梁志仁、护旗方队教官詹伟聪,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感受“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的巨大成功,体会“一国两制”方针下香港的长期繁荣与稳定。撰写《将香港优势连接到国家发展大局》、《中式步操彰显对祖国的归属感》等多篇署名文章,在北京青年报客户端发表。

街头走访调研,反映群众声音。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探究24小时核酸检测点的便民程度,曾连续一周通宵夜采,夜色中穿梭在10余个核酸采集站点之间,街采100余人,署名文章《谁在北京的午夜测核酸》荣获北京新闻奖,撰写的12篇文章被央广网、央视网、中新网、澎湃新闻等新闻媒体转载。

参与央视节目,传播中华文化。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与中秋晚会期间,他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广播电视有限公司担任实习记者,参与中文国际频道推出的大型融媒体互动节目《传奇中国节》春节特别档、中秋特别档的筹备和运营。在这个张灯结彩、喜庆团圆的时刻,坚守在国际传播的第一线,向全球观众传播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深入偏远地区,宣传先进精神。他2次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走访“粮仓吉林”路线,先后前往张全家庭农场、宇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地,学习和宣传数字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吉林经验。获评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参加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开展的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团,深入偏远地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700余名中小学生深度交流,宣传讲解西柏坡精神。

挺膺担当,互勉共进,争做优良集体建设的推动者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自身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他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将个人理想融于广大同学之中。从初入校园“意外”当上临时负责人,到2021级国际政治班班长;从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再到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这一路上,他时刻以学生干部的身份严于律己,始终怀揣着为同学做实事的愿景,希望带领同学们一起走,向前走,共同展现青春风采。

怀揣赤诚之心,入学伊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初入校园的第一次年级全体大会,他便带着相机给全体师生拍摄留念,也正是这次机会,他被选为班级的临时负责人。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在军训工作中发挥出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开训仪式上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荣获“师嘉奖”。

发扬拼搏精神,以积极奋进的态度影响同学。是埋头苦学,不闻不问?还是承担集体责任,与同学们共同进步?“要用积极向上的态度与拼搏进取的精神影响更多的同学们!”在老师的鼓励下,他竞选为班长,组织班级同学开展包括“影动世界”观影、国政青年说在内的六大专业品牌活动,录制班级宣传片带领班级获评吉林省先进班级东北师范大学标兵班集体,带领宿舍获评东北师范大学十佳宿舍。

竞选为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后组织学院拔河比赛、篮球赛、班寝文化节等各项比赛活动,负责新媒体部推送、海报、摄影、视频等具体工作,在工作中磨炼技能。在郑德荣先生精神的影响下,带领学院近百名同学共同拍摄以郑德荣同志原型的微电影《你好,未来》;组成团队,实地走访长春一汽制造厂、红旗一汽文化展馆,挖掘红色资源,讲述红色故事,拍摄讲述一汽红旗汽车发展精神的宣传片《旗迹》,荣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二等奖、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微电影评选一等奖东北师范大学“后浪Talk”短视频大赛二等奖等荣誉。在疫情形势较为严峻的时刻,他带领学生会成员坚守在抗疫工作的第一线作为引导员在宿舍、食堂、浴室值班,累计志愿时数200小时,荣获东北师范大学优秀抗疫志愿者称号。

初心始终如一,奉献的青春永不停息。参加校学生会主席团的竞选时,他已确定了未来升学的方向。留在校学生会,他只为了能多为同学做实事,与全校同学共同进步。他积极发挥学生会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统筹推进吉林省学生会组织特色工作路演、“我为同学做实事”周末文化航班等各项活动。努力打通优化校园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与校内相关单位负责人积极沟通,共同推进后勤开放日、保卫开放日等系列活动,组织同学们走进食堂后厨、走进监控指挥中心、走进桃李园等观察体验

时隔八年,在国际政治专业的学习与各种科研实践的锻炼中,他不断历练与成长,学习国际交流的方法与手段。在十月结束的由中国联协举办,外交部国际司支持的第二十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中,他作为一参选手,得到了资深外交官、前驻外大使成竞业的充分肯定,荣获“最具潜力奖”。这让他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也更加坚定了为之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12月,他将又一次踏上海外研学之路,这一次,面对国外学子的可能的质疑与误解,他一定能够满怀热情,自豪地讲出属于中国青年的青春故事,讲出动听的中国故事!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 邮编:1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