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
学校主页
 网站首页 | 部门介绍 | 队伍建设 | 思政教育 | 心灵港湾 | 日常管理 | 党建园地 
思政教育
 入学导航 
 典型培育 
 红色体验 
 毕业教育 
 网络思政 
 学院特色工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思政教育>>学院特色工作>>文学院>>正文
特色学生工作主题汇报
2015-05-11 00:00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

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对象、理念、思路、目标、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的今天,学生工作也应不断转变思路,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学生工作的新模式,针对文学院学生情感表达丰富、行为自主性强、人文关怀需求强烈、个性张扬等特点,我们把工作的需求与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实用型、复合型教师、教育家和优秀中文专门性人才,学院提出了以“教师技艺主题训练培养多层次教师人才、‘百部经典’阅读工程培养多层次科学研究人才、教育调查与实践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三位一体”培养新模式。

第一,“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提出背景

一、满足学生个体生存能力的现实需要。随着大学扩招、中小学校合并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教师这一职业区域饱和。为了应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想方设法积极提高学生素质以及职业竞争力,在响亮的“东师品牌”中打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文苑品牌”,形成就业过程中的拳头效应,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树立自身品牌。

二、服务学生成为教育家的长远需要。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同时具备崇高的人格特质、娴熟的教师技艺、渊博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宽广的视野。如何培养职业素质过硬、专业素质精深、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是高校的重要任务。特别是2007年我校招收了首批免费师范生,如何做好培养优秀教师、教育家的工作更加现实的摆在我们面前。

三、实现学生工作全面转型的发展需要。近年来,随着学分制推广、网络普及以及新世纪学生思维方式、行为特点以及生活规律的变化,学生工作的重心也在慢慢发生转移。这些变化都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自身发展的转型,努力创新工作理念、丰富工作模式、拓展工作内涵,为学生的需要着想,做学生需要的“有效性”服务。

第二,“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内涵理解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具有深刻内涵:推行教师技艺主题训练提高职业素质为主体、开展百部经典阅读工程促进专业素养为核心、倡导教育调查与实践增强综合能力为辅助三位一体化的培养体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是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着眼点、立足现实的职业需要,充分发挥并且利用文学院自身优势,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统筹兼顾,坚持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并重,坚持文化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是一个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系统,这主要体现在: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是满足学生实现就业的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以此为根本,让学生能够更早更有信心完成职业角色转变;“百部经典”为核心的专业素质培养更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通过专业知识探索、经典作品舞台实验等形式,增强学生的艺术直觉以及审美体验能力,激发他们钻研专业知识的热情,为职业发展提供长久动力;教育调查有效实现职业能力与专业素质的衔接,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与契机,帮助学生最终转变成为一个职业人。

第三,“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

一、与专业培养的互动性。所谓互动性,就是将学生工作的实践体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教育教学、课内课外的一体化进程,将文学体验、教师技艺训练、教育调查以及各种教育教学、课内课外难解难分的活动合理布局,节奏均衡。

二、培养过程阶段性。所谓阶段性,主要是指训练目的、目标上的层层推进。将年级分解为培养训练阶段,以一定方法与手段围绕各阶段各方面目标进行培养与训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低到高,最终由阶段目标推进组合达到总体目标。

三、评价体系学分制。积极将“学分制”引入培养和评价体系,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基本素质与技能培养同步”的双向评价,落实奖励和考核机制,同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通过考核配给相应学分。

第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设计规划

一、推行教师技艺训练提高职业素质为重点。

进一步明确教师教育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有效途径和评价方式,加强教师教育的基本功训练。

(一)全面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工作,建立学院“定期组织培训”、“辅导员日常管理”、“学生自主训练”的三级培养与训练模式,从学生一入学开始抓起,在毕业前进行验收,以就业反馈为继续教育依据,培养学生对“教师技艺”的渴望和进取意识。

(二)进一步加强“模拟课堂”建设,明确有关“试讲”、“见习”等教学内容与实践训练的评价指标;利用学院建有的涵盖北师大版、人教版、长春版等中小学语文教材万余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中小学语文教师对“模拟课堂”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即完成与基础教育的对接。

(三)以我院承担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教”项目为切入点,积极与地方政府和教育局联系,建立一批教师教育“实践课堂”基地,由学生开展“支教”、“援教”活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并按基础教育人才需求规划整体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学而思教、教而思学的意识关系,进一步建立起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开展百部经典阅读促进专业素养为核心。

以“百部经典阅读计划”为核心支撑,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学术讲座、讨论班、学生刊物、学生科研等常规途径的有效性,构建全面加强学生专业学养的立体空间。

(一)建立以“百部经典阅读计划”为核心的“五题一室”机制,使之成为:专业教学的论题,专题讲座的话题,硕士研究生的考题,学生研讨的主题,学士论文的选题;建立藏有纸介图书和电子图书的百部经典专题资料室,让“百部经典阅读计划”真正贯穿于整个学生培养体系之中。

(二)抓好各级各类学术讲座,切实支持学生讨论班和学习小组活动,帮助学生自主创办属于自己的刊物,提倡并创造条件使学生尽早形成较为合理的专业知识建构、学养积累、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逐步养成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全面落实“导师制”,将本科学生参与学院教师科研项目逐步制度化,有效提高本科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加速唤醒和发展学生的科研创新潜能。

三、倡导教育调查与实践增强综合能力为辅助。

开展广泛的教育调查和社会实践,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相结合,使参与者把握实际教育教学现状,全面并尽早地进入不同层次教育研究领域的思考和实践。

(一)确立调查研究的基本模式与组织形式,统一组织开展模式设计与基地建设,保证模式科学可行,基地建设具有代表性、可对比性和调查研究成果的可试验性。

(二)建立调查研究的实时监管机制,鼓励学生在整个本科学习期间全程思考并落实有关调查研究内容。

(三)建立调查研究的课题小组项目申报机制。

第五,“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实施步骤

实施原则:

首先是全员性。我们坚持全员参与,从2007级到2009级共计900余名同学参与,坚持全员性是我们培养模式的首要原则。

其次是日常化。坚持每天一首古诗词;每周一篇钢笔字;每月一部经典研讨;每学期一次教育调查。

最后是体验性。文学是一种体验式教育,缺乏体验的教育必然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与热情。因此,学院积极引导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成立文学体验社、舞台实验、诗词吟诵等形式形象展现教育内容,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策划、自己组织、自己成长的快乐,变被动强制式教育为主动要求受教育。

实施过程:

(一)方案设计:根据中文专业学生培养要求,坚持全面发展系统培育的原则,整体规划学业计划,分别设计不同专业四个年级不同层次的方案。在设计之中充分考虑到各年级的学业水平以及能力状况,分层次,分步骤,按照科学的规划进行整体推进。保证在方案设计上体现科学性,实现学生能力的跃进。

(二)硬件准备:为了切实保障“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顺利进行和正常开展,学院在硬件投入上下了很大力气,全力保障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支撑体系。为每名学生配备了小黑板和《中学生必背古诗词500首》;学院投入经费建立了“百部经典阅览室”,购买了上千册经典文献。还建立了“语文教材库”,引进人教版、华师版、长春版等多个版本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语文教材。此外,文学经典作品库正在建设中。

(三)方案实施:

教师技艺主题训练以班级为单位,大一年级主要进行粉笔字、钢笔字训练,大二年级进行普通话训练,大三年级模拟课堂训练,专业教师进行相关训练的辅导。其中通过开展技能竞赛、自我对比展示等活动,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积极努力。

百部经典阅读是一项阅读体验的综合性活动。大一年级主要以专家学者的导读、学生的文本阅读为主;大二年级则通过小组研讨等形式展开深入学习,同时进行文学作品的剧本改编以及艺术创作;大三年级将经典文学作品通过舞台实验的形式搬上舞台,以舞台形象将文学作品再现,增进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更有效地促进文学经典的推广与传播。

教育调查则从学院设计问卷学生进行调研逐步到学生自己设计问卷进行调研,确保每位学生在入学一年内确定调查的学校、时间和目标,通过假期实地调查、不同教育环境体验撰写调查报告或毕业论文,通过教学共建基地达到学生接触一线教学、了解未来工作的目的。

(四)阶段考核:实行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双线考核制度,笔试、口试、音像采集等多种考核方式。

第六,“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拓展牵引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得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为了进一步推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学院将这一模式引进了“东北师范大学文史哲复合型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我们也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不断丰富并且创新这一模式,使之适应历史、哲学等专业的具体情况,切实保证学生能够在我们的教育中积累和练就三样本事:一是专业学养深厚;二是教师技艺高超;三是对教育现状深入了解。完成其中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一个能够保证“宽厚基础和科学架构”的专业课程体系,使之真正具有文史哲通修的形态和保证,使我们的培养目标能够在这种打通专业的“法定”课程体系中得到有效地体现;不过,任何一个专业的深厚学养都无法仅仅通过专业课来实现,一定需要与代表着大师学养的各类经典的对话才有可能完成,因此,我们一直在基地班培养中实施的“原典导读”及“百部经典阅读”等课程和计划,将必然在本实验区建设中成为一个涵盖文史哲三个专业大经典计划;同时,可以自主完成各级各类教学工作的高超的教师技艺不能仅仅凭借教育学和教学法的课程来实现,一定需要“教师技艺主题训练”才有可能最终练就,因此,从最基础的“三字一话”抓起,课程化的教师基本功训练始终都是我们教师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当然,对于教育现状的深入了解也不能仅仅依靠教育见习和实习课程来实现,一定需要广泛的“教育调查和社会实践”才有可能获得把握,因此,搭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沟通桥梁、实现双向探究的教育调查研究,尤其是针对教育资源匮乏地区形成有针对性的重点研究和教育补偿,一直都是我们实验区建设的一个重点任务。

第七,工作经验及启示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实施有效促进我院学生的成长,促进了学生工作的转型,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几点经验和启示,促使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研究学生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要以服务学生成长为核心。通过工作实践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核心任务和中心工作是服务学生成长,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社交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我们不仅关注近期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长远的关系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素质的培养。

第二,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当今时代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素质的比拼,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为此,在积极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训练。

第三,要以满足学生需要为突破。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学生对于与自身素质提高关系不大的活动兴趣不高,而更多的时候是学生的需求我们没有满足,因此我们积极调整学生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符合学生口味的活动,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我们的教师技艺主题训练、经典阅读学习等都是调研学生得出的受欢迎的活动。

新形势、新契机,我们要以勇于争先的气势努力追求学生工作的新高峰,实现学生工作新的任务转型,努力将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效衔接,进一步做好实践课堂,为学生成长成才付出努力。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 邮编:1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