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效机制驱动能力型软件人才培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学生工作同仁:
下午好!
感谢党委学工部提供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院学生工作的一些做法。我的汇报分为三部分,即学院概况、学院学生工作概况、学院特色学生工作。
第一部分 学院概况
一、学院基本情况
软件学院2002年成立,本科有软件工程1个专业,硕士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教育技术学和软件工程3个专业。现有本科生486人、研究生167人,专业硕士研究生310人;教职工42人,其中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4人。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聘用27位兼职专家。
学院与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理想公司联合建立了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软件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教育信息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二、学院办学特色
学院成立以来,明确了“培养能力型软件人才”的办学目标;坚持贯彻“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以项目拉动方式培养能力型软件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依据能力设置课程体系,通过项目实现能力转化的基本办学思路。开展了专业必修、兴趣科研、专业大赛、模拟创业、综合实训等多种形式的能力培养拉动项目,形成了“课内课外相结合,专业课内容与实践项目相结合,科研与大赛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
● 专业必修项目,是根据课程体系的需要统一设计项目,分学期实施,按年级专业课统一布置。旨在帮助学生通过项目将课程学习内容转化为实际能力。对学生学习好坏的衡量不只依据卷面分数,项目完成情况同样作为专业课考核的重要依据。
● 兴趣科研项目,是让学生有机会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项目开展研究,发展专业特长。为学生设立多级别的研发项目,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科研立项。近几年,7个项目进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内立项73项、校外委托开发43项。
● 专业大赛项目,是让学生通过多类型的专业比赛提高研究、开发及应用能力。学院按赛事成立专项组织机构和导师指导团队,并出资组织学生参加ACM程序设计大赛等国内外有影响的专业竞赛,先后获奖46人次。
● 模拟创业项目,是帮助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模拟建立公司,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得到独立创业方面的训练。学院与理想公司联合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搭建了模拟创业环境。
● 综合实训项目,是让学生得到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关键技术研究、产品化、实施与服务、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能力的综合训练。
第二部分 学院学生工作概况
如前所述,我院先进的办学指导思想、目标定位为在学生中形成浓厚的学习、科研和实践氛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开拓了足够的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我院学生思维活跃,作风踏实,求知欲强,勇于竞争。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院的特色,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我院学工组不断地更新观念、丰富手段、创新载体、完善机制,以确保工作的有序和高效开展,使学生工作真正纳入学院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与教学、科研、行政等各方面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互动共赢,使学生工作既可突出特色又可为学院整体发展做贡献。
多年来,在学院特有文化的影响下,我院学工组在思想上达成了以下共识:第一,以学生为主体。要“把学生当亲人”,“育”人而非“管”人,要通过教育、引导、启迪给学生更多的平等、尊重、宽容和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群体本身蕴藏的教育功能。第二,因材施教。要充分了解学生特点,承认每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欲望,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并善于利用多种方式方法,将工作和谐有序地开展起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锻炼、能力培养中扬长避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第三,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师价值的最高体现,也是学校教育成效的最高体现。要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放在首位,真切关怀,真诚付出,在自然而然中彰显师者的魅力。
经过努力探索,目前我院已形成了“以载体建设丰富学生工作内涵,以机制建设保障学生工作实效”的工作思路。载体建设上,创新“党员拉我手,我跟党员走”教育载体,发挥资源优势,增强育人效果;搭建我院特有的学生专业科研竞赛平台——学生专业发展协会,着力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常规教育载体常抓不懈,如每年举办新生家长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拉近家庭与学校的距离,增进学生的爱校情感。机制建设上,实施成功素质教育测评机制,通过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实现学生能力与社会要求的无缝对接;建立学生就业深度访谈机制,探索形成了“面对面交流,针对性答疑,逐一访谈促成长”的就业指导模式;建立网状信息反馈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高度重视和帮扶在学业、经济、就业、身体、心理等方面存在特殊困难和障碍的学生群体,重点关注特殊时期学生思想状况,随时掌握学生动态,了解学生意愿,把握学生诉求;建立常规工作制度化机制,将每一项往复进行的常规工作制度化、人性化,如《学生离校登记表》、《学生离校安全协议书》、《励志奖学金评定办法》、《东师理想奖学金管理办法》等规章文件的建立实施,规范了管理,提高了效率。
第三部分 学院特色学生工作项目
我们感到,一段时期以来,党委学工部积极谋划实施的学院特色学生工作项目,为学院学生工作与各学院办学目标的充分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我将从工作的若干项目中选取其中运作时间较长、影响较深、效果较好的两个长效机制,作为学院特色学生工作与大家分享。
特色工作之一:大学生成功素质测评
一、大学生成功素质测评的基本立意
应当说,除了社会的大背景,大学生成功素质测评更是我院能力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催生的结果。它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量化和细化的检验标准,促进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相结合,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二、大学生成功素质测评的主要做法
04年3月,经过学院领导班子、学生工作组、学生等层面多次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我们制定并开始实施《大学生成功素质测评办法》(以下简称《测评办法》)。几年来,随着时势的变化,学院先后于04年、07年、08年和10年四次对测评体系进行了修改完善。下面就现行的《测评办法》向大家做以介绍:
《测评办法》是学院“能力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志、必要环节、甄别手段、检查系统和有力保障,它打破了传统学分制以课业成绩高低衡量、评价学生的模式,而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指标重要的程度赋予其相应的权重,利用权重的大小实现对学生成长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是关键。
测评体系对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我们对体系自身的科学性、合理性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置合理的测评内容
基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我们认为测评体系应该涵盖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发展性素质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且各项素质协调发展。《测评办法》共设六个指标项,包括学习成绩与外语水平(100分)、思想政治与文明修养(±4分)、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8分)、身心发展与文体艺术(3.5分)、社会工作与社会贡献(2.5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2分),总分120分。可以看出,若从课内与课外来划分,课内100分、课外20分(课内100分即教务部门全部课程考试的加权平均分);若从学业与其他表现来划分,学业108分、其它12分;若将学业的108分再按课内与课外来划分,则课内学习100分、课外学习8分。
《测评办法》中要素集、权重集的设置与通常做法有所不同,它没有采取百分制,也并非德智体美劳的简单分割,而是把握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提升两条成长路线,使教学与学生工作既便于分工又便于合作,进而形成工作合力。
2. 坚持科学的测评原则
(1)评价目标的导向性原则。测评的指标及其权重犹如一根“指挥棒”,引导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标,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应用性较强的软件工程专业,我院在指标权重设置上必须坚持以德育为核心,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强调综合性和发展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如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把“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的分值比例进行了调整,从先前占第二课堂总分的23%提高到目前的40%,目的在于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
(2)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原则。测评的指标、权重和标准需要科学客观地体现学生成功素质教育的内容,反映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3)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置切实可行,力求可比、可测、简易,并能进行合理的分解,尽量做到具体化、行为化。避免某些指标过于抽象和概括,避免加分幅度空泛、依据模糊,要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评价过程中注意把握定性与定量、刚性与柔性、自评与互评三结合的原则,尽量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情况。
3.建立有力的保障机制
建立及完善成功素质测评体系不是学生工作单方面的事情,而是需要多方的分工合作与协调沟通。为避免人才培养与素质评价"两张皮"的现象发生,在人才培养上,教学部门以市场为导向,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素质的培养。在素质测评上,以成立“成功素质测评中心”为保障,重点负责对第二课堂进行测评。“测评中心”由学工组和学生干部组成,党委副书记全面监管,团委书记审核把关,辅导员组织实施;班长、团支书及学生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日常的跟踪记录和执行。教学和学生工作双管齐下确保了人才培养和素质测评的协调有力发展。
(二)做好宣传和测评记录单的收集工作是基础。
在入学教育阶段,辅导员将《测评办法》发放到每个新生寝室,引导学生自学;随后开展集中学习宣讲,由党委副书记进行全面解读,力争统一认识,有效实施。
测评工作具有随时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为保障结果的公平公正,必须做到日常记录细致周密,动态跟踪,记录单须经学生本人或组织申报、学生干部证明、团委书记审批三个环节,经三方签字方能生效。对于每年新到岗的“2+3”辅导员,我们都要进行专项的业务培训,帮助他们尽快吃透精神、熟悉业务。
(三)严肃、透明、客观的操作规程是前提。
在测评操作过程中,务必做到测评办法、测评标准统一,各项考核材料公开,测评过程和结果公示。
(四)倾听反馈,及时总结,不断完善是保障。
《测评办法》推行以来,七年间历经四次修改,可谓与时俱进。无论执行环节还是改革研讨会上,我们都力求开门纳谏,广泛听取全院师生意见。现行的修正稿是在以寝室为单位征求学生意见,逐个征求教师意见,组织召开听证会,由测评中心集体讨论通过后确定的。较比从前,其价值导向更为合理,评价标准更为全面细致,权威性也更强。
三、《测评办法》的实施效果
7年来,以学院的优质教学工作为基础,围绕项目拉动教学,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取得了以下多方面的成绩。
(一)《测评办法》为评奖推优提供了客观依据,推进了学生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测评办法》对学生的表现有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测评过程公正、透明,测评结果为学生所信服,为评奖评优提供了量化的依据,连续多年运行良好并得到普遍认同。10年11月份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满意率达到95%,不存在不满意的同学,只有5%的同学表示“与我无关”。
(二)导向和激励作用明显,全体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升。
我们认为,在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只能起到引导、激励和促进作用,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注重对人的情感关注和内心激励作用,以潜在的方式在学生心中形成深刻持久的影响,从而把管理者的意志和组织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现实情况是,学生不再单纯以考试分数论英雄,而是自觉向培养目标靠拢,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
(三)学生动手能力普遍增强,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及工作适应性令人满意。
目前,我院已为社会输送五届毕业生,共计936人,历届一次性就业率均接近100%。总体来说,学生就业体现出“四高两快”的特点,“四高”即专业学为所用比例高,省会和沿海城市就业比例高,薪金福利水平高,用人单位回头率高;“两快”即就业速度较快,薪金上涨较快,这“四高两快”取决于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广泛认同。
(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拨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第一,围绕核心指标,学生工作紧密配合第一课堂,大力营造了鼓励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近些年,在我院学生创业园中诞生的多个公司走向社会后在行业中茁壮成长;7个项目进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大赛等专业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46人次;宝钢奖学金4人;涌现出孙博、任晶磊等一批拨尖创新人才,他们获得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荣誉,为学校争了光。
第二,评定国家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等工作尽如人意。我院国家奖学金评定以成功素质测评结果为唯一依据,保送研究生则以成功素质测评为主,同时参考专业排名。这样的评选标准、胜出机制与国家对于创新人才的奖励和选拔条件达到了高度的契合,因此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会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保送的研究生综合素质全面、专业优长明显、具备发展潜能,因而有竞争力,目前,我院保送到北大、清华、中科院读研的学生已达30人。重要的是,这种机制大大激励了低年级同学努力地向学院培养目标靠拢。更为重要的是,在创新是灵魂的今天,我们把德才兼备、最具创新实力的人才源源不断地选送到科研高地让他们继续深造,有利于人尽其才、有利于人才强国。
特色工作之二:“党员拉我手,我跟党员走”学生互助机制
我院积极探索学生工作的有效载体,近三年连续运行“党员拉我手,我跟党员走”学生互助机制,通过组织高年级党员与低年级同学共同组建互助小组,引领成长、共同进步,促进了全院同学健康成长成才。
一、“拉手”互助机制的设计思路
首先,成功素质测评体系的施行,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党组织发展对象的首选。在这里,如果财富的衡量标准不是金钱,而是学院所致力追求的人才素质和能力,那么这些党员便是我院学生中“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他们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其次,从“先富带后富”的思想理论出发,我们划定了有待于“脱贫致富”的目标群体,即以新生为重点的低年级广大同学。新同学在适应环境、转变角色等问题上往往存在一些难度,需要一个过程,在以新生为代表的低年级同学眼中,党员学长作为过来人,既有经验又堪称榜样,有足够的威信和资本值得他们信赖或托付。
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迫切需要创新一个载体,来激励学生成长成才,充分发挥优秀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我们迫切需要健全一套机制,来确保把好事做实。于是,像一个新生儿还没有落地,我们先给她起了一个通俗、响亮的名字----“党员拉我手,我跟党员走”。
总体上说,该项互助机制面向全院4个年级,采取年级交叉、滚动推进、协调发展的方式进行。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大三的党员与新生之间互助,二是大四的党员与低年级之间互助;机制的运作实行三级管理,即学院党委策划指导、学生党支部组织操作、“拉手”党员具体实施。
二、“拉手”互助机制的内容与形式
(一)开展三类主题活动,关注新生成长成才。我们主张学生党员与新生开展双向选择,自愿组建4—6人的互助小组,并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经典主题、科研实践蓝色学习主题和身心发展粉色温暖主题设计和开展“拉手”教育。红色经典主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时效性。蓝色学习主题:党员组长发挥专业特长组织科研竞赛说明会、项目作业辅导和期末复习“四个一工程”等,引导新生系统了解专业知识体系,帮助新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规划科研实践的发展道路。粉色温暖主题:党员组长对新生生活点滴的关心,帮助他们克服不适应性,让党员组长成为新生的好伙伴、贴心人。
(二)把握三个关键环节,培养党员奉献情怀。一是把握互助小组的组建环节。我们高度重视党员组长的选拔,并按照自愿原则公布预备人选的个人信息以实现学生党员和新生的双向互选。二是把握互助小组的策划环节。通过组织启动仪式和筹备预审、中期总结等方式加强对小组活动的指导,帮助组长们了解活动的内容目标、具体要求和实施办法,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三是把握总结表彰环节。我们每年组织进行“拉手”教育汇报会,对表现突出的党员组长进行表彰。
(三)建立三项工作制度,开创共同成长新局面。一是建立考核评比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组长责任制度、优秀互助小组评审制度,通过考核评比激励各个互助小组开展良性竞争,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二是建立交流沟通制度。形成在活动策划、推进等不同阶段的工作交流制度,党员组长群策群力,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安排。同时,以“学长这样对我说”橱窗宣传和“‘棒棒相传’经验交流会”为依托,从实践、科研和求职等方面为学生们拓展思路、答疑解惑。三是建立“追求成功”优秀学生报告团制度。我们每年遴选出以学生党员为主体的优秀毕业生组成报告团,宣讲成长历程、人生感悟,引导学生们健康成长。
三、“拉手”互助机制的效果
“拉手”互助机制自08年起延续至今,参与党员78人,受助新生311人,“拉手”互助小组把传统的形式赋予新的思路、新的内涵,从最贴近学生需求和党员义务的角度实现“共同富裕”,达到和超过了预期的愿景。在思想汇报中,10级周同学说,“拉手互助正如及时雨般来到我们身边,为我们答疑解惑,拨开大学的第一层面纱”。09级聂同学表示:“我非常佩服学长的专业本领,他真心真意地教我们,每周都拿出大量的时间指导我们上机和编程,并让我对ACM程序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我是最大的收获!”08级刘同学更是有感而发:“我不可能复制学长的优秀,但我可以COPY他的激情。”党员同学则反映说,通过“拉手”互助,结识了新朋友并帮助他们少走弯路,从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体现出党员的价值。
10年11月份的调研结果表明,我院08级和09级同学对“拉手”机制的满意率为82.7%,10级同学的满意率为92.2%。我们还欣喜地看到,许多在校生跟已毕业的06级党员仍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互助的内涵已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求学延伸到求职,从过去延伸到未来。实践证明,“党员拉我手,我跟党员走”互助机制取得了实效,她培养了软件学院特有的“拉手”精神,已成为我院增强党建活力的具体措施,成为调动党员主观能动性的关键环节,成为帮助新生成长提高的重要途径,成为温暖而有特色的学生工作品牌。
各位领导、各位学生工作同仁,以上是对我院学生工作的简要汇报,也不失为对我院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展示。学工组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只是学院人才培养的一环,其背后浸润着全院所有领导和老师精诚团结、学生至上、育人为本的理念和精神。
九年来,在学院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曾得到了学校领导、学工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兄弟学院的倾情帮助,我代表软件学院学工组向给予我们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各位同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